钒在钢中的析出系列一:奥氏体中的析出
V(C,N)在未变形奥氏体中析出的动力学过程十分缓慢。实际上,对于正常成分的含钒钢,在高于1000℃终轧时,几乎所有的钒将在铁素体中析出,而不会在奥氏体中析出。当钢中钒和氮含量都比较高时,少量的钒有可能在奥氏体中析出。在控制轧制过程中一些固溶态的钒可以通过形变诱导以V(C,N)形式在奥氏体中析出。对Ti-V复合微合金化钢,在连铸过程或再加热过程中(如薄板坯连铸连轧的低加热温度下),奥氏体中可形成(Ti,V)(C,N)复合析出相粒子。在钒微合金化钢中增氮,大大加快了V(C,N)颗粒在奥氏体中的析出过程。
MnS夹杂物是V(C,N)颗粒在奥氏体中析出的有利位置。图1和图2显示0.10%MnS夹杂物是V(C,N)颗粒在奥氏体中析出的有利位置。图1和图2显示0.10%V-0.020%N钒氮微合金化低碳钢中V(C,N)析出相的形貌。V(C,N)依靠MnS夹杂物作为形核核心,长大成为方形的VN析出相,见图1a。钢中AlN夹杂物也能作为奥氏体中V(C,N)形核的核心,见图1b。当然,钒氮钢中有时还能观察到其他形貌的奥氏体中的V(C,N)析出相颗粒,见图2。
图1 钒氮低碳钢中VN在MnS、AlN夹杂上的析出
a-MnS上析出的VN;b-AlN上析出的VN
图2 钒氮微合金化低碳钢(0.11%C-0.41%Si-1.32%Mn-0.11%V-0.014%N)中MnS夹杂上析出的VN颗粒形貌
LiY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薄板坯连铸连轧的V-Ti-N微合金化钢中,钒参与高温奥氏体中的析出,形成V、Ti复合析出相。V、Ti复合析出相颗粒在钢中呈现不同的析出形貌,除了传统的立方形TiN析出相的形貌外,还可观察到星形分布的V、Ti复合析出相(图3),以及成串分布的立方形颗粒(图4)。析出相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高温析出相几乎是纯氮化物,N/(Ti+V)的摩尔比在0.9~1.1之间。Ti/(Ti+V)的摩尔比随析出温度升高而增加,1050℃温度保温时,析出相中Ti/(Ti+V)摩尔比在0.2~0.3之间,而温度超过1150℃时,析出相中Ti/(Ti+V)摩尔比升高到0.40~0.55之间。
图3 V-Ti-N钢中星形分布的(Ti,V) (C,N)析出相的TEM照片
图4 V-Ti-N钢中立方形状的(Ti,V) (C,N)析出相的TEM照片
a-铸态试样;b-1100℃温度均热
00
除夹杂物上产生的复合析出外,钒氮钢中V(C,N)颗粒可沿原始奥氏体晶界析出。图5示出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的钒氮微合金化钢中,沿原始奥氏体晶界轮廓析出的V(C,N)颗粒形貌,析出颗粒的尺寸范围在10~40nm的范围。
图5 钒氮钢中V(C,N)颗粒沿原始奥氏体晶界析出
00
应变诱导析出是微合金化元素在奥氏体中析出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对Nb微合金化钢,通过应变诱导碳氮化铌在奥氏体中析出来达到阻止回复再结晶的目的,这也是含铌钢能够实现控制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常规的热轧变形温度范围内,碳氮化铌有很大的析出驱动力,在很宽的变形温度范围内均可产生应变诱导析出,而对钒微合金化钢,VC一直到850℃温度下均可完全固溶于奥氏体中,只有在较高的钒和氮含量情况下,钢中VN在低于1000℃以下温度变形时可以产生少量的析出。
V(C,N)在奥氏体晶粒内的应变诱导析出取决于钢中的钒、氮含量以及形变温度和形变量的大小。对高氮的含钒钢,终轧温度在850~900℃范围进行变形,V(C,N)能够在奥氏体晶粒内部产生诱导析出。图6显示,在0.15%C-0.12%V-0.020%N的V-N微合金化热轧H型钢中,可观察到奥氏体中独立析出的V(C,N)析出颗粒,颗粒形貌以立方形为主。
图6 V-N微合金化热轧H型钢中V(C,N)颗粒在奥氏体晶粒内部析出
a-应变诱导析出V(C,N)颗粒形貌;b-V(C,N)颗粒能谱图
ZajaC等人深入研究了钒氮微合金化钢中V(C,N)颗粒在奥氏体中的析出规律。增加变形量是促进V(C,N)颗粒在奥氏体中析出的有效方法。0.10%V-0.02%N的钒氮钢中,经900℃、50%变形后,奥氏体中析出的V(C,N)颗粒明显增加,见图7a。奥氏体中析出的V(C,N)颗粒形貌主要为立方形,能谱分析的结果表明析出颗粒主要为钒的氮化物,见图7b。析出相的尺寸分布如图7c所示,颗粒尺寸大小在20~80nm范围,颗粒分布密度约为0.5/μm。
图7 钒氮钢(0.10%V-0.02%N)经900℃/50%变形后奥氏体中析出的V(C,N)颗粒
a-V(C,N)颗粒形貌及分布;b-V(C,N)颗粒能谱图;c-V(C,N)颗粒尺寸分布
奥氏体中析出的V(C,N)颗粒尺寸相对较大,不能起到析出强化的作用。相反,由于钒在奥氏体中析出减少了基体中固溶的钒含量,导致铁素体中V(C,N)析出数量的降低,会减弱钒的析出强化效果。但是,奥氏体中析出的V(C,N)颗粒为铁素体形核提供了有效的核心位置,起到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的作用,从而细化铁素体晶粒。图8给出了晶内铁素体晶粒在V(C,N)颗粒上形核长大的例子。图中可见,有四个晶内铁素体晶核在同一个VN颗粒上同时形核长大。
图8 钒氮钢(0.10%V-0.02%N)中晶内铁素体在VN颗粒上形核
奥氏体中析出的V(C,N)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的技术为含钒钢晶粒细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V(C,N)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与再结晶控制轧制技术相结合,产生了新一代的TMCP工艺,在非调质钢、厚截面钢板、型钢等领域获得了很好的应用。
钒在钢中的析出系列二:铁素体中的析出
弥散分布的细小V(C,N)颗粒是钒微合金化强化的主要方式。关于钒在铁素体中的析出规律也是人们研究最深入的领域之一。
Honey-combe根据伴随γ/α相变形成的V(C,N)析出相形貌把铁素体中V(C,N)析出相分为三种类型,即纤维状析出、相间析出和随机析出。
如图1所示,在γ/α相变期间,V(C,N)可以跟随着γ/α界面的移动,平行于γ/α界面以一定的间距形成片层状分布的相间析出,或者在铁素体内随机析出,即为一般析出。大量的研究表明,对于典型结构钢,相间析出一般在较高温度形成,而随机析出则产生于较低温度区域,通常低于700℃。
纤维状析出
当冷速较低或在γ→α转变区的高温段保温时,钒钢中有时可观察到纤维状形貌的V(C,N)析出相。这种析出物的典型特征是纤维束与γ/α界面垂直,类似珠光体中的渗碳体形貌,但比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细小得多,见图2。V(C,N)以纤维状形貌析出的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它不是微合金化钢中主要的析出方式。一般认为,这种析出模式是γ→α+V(C,N)共析转变的一种变异形式。这类分解反应是由α/V(C,N)界面前钒的浓度梯度驱动的。γ/V(C,N)和γ/α的平衡决定了这种钒的浓度梯度方向平行于γ界面,从而导致了钒从γ向α+V(C,N)中的横向重新再分布,形成了如上所述的纤维状V(C,N)形貌。通过分析Fe-V-C系的等温截面相图,可以认为这类共析反应只有在具有相对较低过饱和度的γ成分中才能发生。值得注意的是,随钒含量的增加,(γ+α)/γ相平衡界面必须有一定的坡度,以便为这类共析转变提供空间。
相间析出
相间析出是钒、铌、钛微合金钢中碳氮化物在铁素体析出的最主要形式。其主要特征是析出相沿平行于γ/α界面单一惯习面长大,在铁素体中形成成排分布的析出相,见图3。相间析出现象在含钼、铬、铜钢以及钒、铌、钛微合金化钢中均已观察到。
各种不同碳含量的含钒钢中,V(C,N)均可以在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铁素体中以相间析出的形式析出,VC或V(C,N)的非均匀形核与相界面的结构特征相关。相变温度、冷却速率、钢的成分等因素对V(C,N)相间析出的形貌、间距、尺寸大小有明显影响。相间析出的特征之一是温度越低析出相越细,这已得到许多研究结果的证实。
Batte和Honeycombe等人深入研究了不同成分Fe-V-C合金在600~850℃温度范围内奥氏体等温分解过程中碳化钒的析出规律。图4给出了不同合金成分的Fe-V-C合金等温相变过程中相间析出的碳化钒平均颗粒尺寸和层间距离随相变温度的变化规律。钢中钒、碳含量越高,即碳化钒析出相的体积分数越大,析出相的平均颗粒尺寸就越细小,并且相间析出的层间间距也越小。图中的统计结果清楚地显示,相间析出的碳化钒颗粒平均尺寸和层间距离随相变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钢中钒、碳浓度越低,温度的影响效果越明显。
其他合金元素,如扩大奥氏体相区合金元素,镍、铬、锰等,因其延迟γ→α相变过程,这样在给定温度下,分解反应将变得更缓慢,扩散时间也更长,因此,析出相也将更粗大。
钢中的氮含量对V(C,N)相间析出的层间间距也有很大影响。图5示出了0.10%C-0.12%V钢中V(C,N)相间析出的典型形貌。由图中可看出,随相变前沿不断向奥氏体推进,V(C,N)颗粒平行于γ/α界面反复形核,最终形成片层状分布的相间析出特征。对于这类成分的钢,正常在800~700℃的相变温度范围可观察到这一现象。图中的结果清楚地显示,随钢中氮含量的增加,V(C,N)相间析出的层间间距明显减小,析出相的颗粒尺寸也更细小。
相间析出机制是人们广泛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各种模型来解释这一现象,大体上来说,相间析出机制可分成两类:台阶机制模型和基于溶质扩散控制的模型。Honeycombe等人首先对相间析出的机制作了深入研究。他们认为相间析出非均匀地在γ/α界面上形成,使其在垂直于相界方向上的迁移受到钉扎。相界的局部突出将形成可移动的台阶,台阶向前移动,使得析出相重新形核,形成新的析出层,此时,相界的剩余部分仍保持静止。在这个机制中,层间间距由台阶高度决定。图6给出了规则台阶高度和不规则台阶高度两种情况下碳化物在γ/α界面形核长大机制的示意图。
台阶机制的主要缺陷之一是难以令人信服地解释层间间距随温度、钢的成分,特别是钒、碳和氮含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事实,并且也难以看出这些参数是如何影响台阶高度的。
Roberts等人基于溶质扩散控制提出的溶质消耗模型(solute-depletion model)是另一个解释相间析出的主要模型。Roberts模型后来又经Lagneborg和Zajac等人完善和发展,建立了一个有预测能力的分析系统,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图7给出了Roberts的模型示意图。在Roberts模型中,假设V(C,N)颗粒在光滑移动的相界面后形核,随着析出相的长大,铁素体基体中溶质被消耗,最终形成成排排列的相间析出。在相界面迁移速度很慢的情况下,相间析出有可能变成纤维状形貌,即析出相纤维在光滑的γ/α相界面处形核,并且沿着平行于缓慢移动的相界面方向长大。
Lagneborg和Zajac对Roberts溶质消耗模型进行了定量描述:首先假定铁素体晶粒向奥氏体晶粒内的长大过程是受奥氏体内碳的扩散控制,并且在相界面上保持局部平衡。这一长大过程中将涉及几个方面的交互作用,包括:V(C,N)粒子在γ/α界面上的形核,析出相周围贫钒区的长大,以及γ/α相界面由析出相片层向外连续迁移的过程,如图8a所示。图8b给出了用这种模型作出的预测结果。层间间距随析出温度变化的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该模型还能预测含钒钢在低于700℃的相变温度时相间析出转变为随机析出。
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层间间距与铁素体的长大成正比,或者说与相变程度成正比。实际上,模型预测认为在相变的早期阶段,因铁素体快速长大而使V(C,N)不能形核,只有当铁素体的长大速率降低以后,才满足相间形核的条件。在γ/α相变的开始阶段,移动的γ/α界面后边的铁素体相对于V(C,N)来说处于过饱和状态,因此,将发生随机析出。
虽然人们发展了各种相间析出的模型来解释微合金碳氮化物相间析出的规律,但多数情况下只能是定性地解释各种相间析出的规律性,要真正实现相间析出的定量计算还是十分困难的。
随机析出
钒钢中的碳氮化物可以在先共析铁素体中析出,也能在珠光体铁素体中析出,如图9所示。铁素体内随机析出的细小V(C,N)颗粒形貌上主要呈现薄片状,与铁素体基体符合B-N位向关系。
微合金化元素碳氮化物在铁素体中均匀析出的初始阶段与铁素体基体保持共格关系。相比其他微合金化元素,钒的碳化物和氮化物与铁素体基体有最小的错配度,见表1。因此,相对铌、钛两种微合金化元素,钒的碳化物和氮化物与铁素体基体的共格关系可以保持到更大的颗粒尺寸。
铁素体内随机析出的碳氮化钒主要在位错线上形核,当然也能在铁素体晶内产生均匀析出,见图10。有时,碳氮化钒析出相在铁素体的晶界处形成,如图11所示。
对于典型成分的钒微合金化钢(0.10%C-0.10%V),随机析出发生在70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当然高于此温度也可以发生局部随机析出。热力学的试验结果已证明,无论是在奥氏体中,还是在铁素体中,VN的溶解度都要比VC低得多。也就是说VN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中的析出总是具有更大的化学驱动力。因此,只要基体内有足够的氮元素存在,这种更大的化学驱动力将使得在铁素体或奥氏体内都优先析出富氮的V(C,N)。
钢中的氮含量对铁素体中V(C,N)的析出有显著影响。如图12所示,氮含量从0.005%增加到0.025%,析出颗粒密度显著提高。与此同时,钢中增加氮含量还使析出颗粒尺寸大幅度减小,见图13。富氮的V(C,N)析出时有更大的化学驱动力,因此,其析出时的形核率显著增加,由此可解释上述的这些结果。在650℃的试验温度下保温,V(C,N)在铁素体相中处于过饱和状态。由于化学驱动力上的差异,高氮钢中V(C,N)的形核密度较高,导致贫钒区更早地相互接触,进而降低了析出相的长大速率,因而产生了高、低氮钢中V(C,N)析出相长大方面的差别。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钢中碳含量能对析出强化起重要的作用。根据热力学计算的结果,碳在铁素体中存在两个溶解度极限,如图14a所示。在600℃时,与奥氏体处于亚稳状态下的铁素体中碳的溶解度大约是铁素体-渗碳体平衡状态下的5倍,即亚稳状态铁素体中的碳含量最大能达到250×10-4%。铁素体中固溶碳的增加显著提高了V(C,N)析出的化学驱动力,见图14b,这样就大大促进了V(C,N)的形核。由于奥氏体中能够提供足够的碳,并且碳的扩散速度也非常高,因此,即使开始出现V(C,N)析出,铁素体中碳的活度也能维持不变。这种状态一直能够持续到珠光体相变开始后建立新的平衡为止。此时铁素体中碳的活度开始降低,将减弱V(C,N)的形核。
钒在钢中的析出系列三:贝氏体中的析出
低碳铁素体-珠光体钢通过微合金化处理后依靠晶粒细化和析出强化能够获得的屈服强度极限一般不会超过600MPa。要想得到屈服强度600MPa以上的超高强度钢,贝氏体或马氏体的组织强化是必要的。
由于贝氏体是钢中最复杂的组织,至今人们对贝氏体相变的机理还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认识。贝氏体转变过程中对碳是通过α/γ相界面扩散还是在过饱和铁素体中体扩散仍然存在争论。另外,贝氏体相变温度低,析出相更细小,实验观察也更加困难。这些因素一直制约了微合金化元素析出相在贝氏体钢领域中的研究工作。最新的技术发展为人们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贝氏体钢应用领域很广泛,从高碳钢一直到超低碳钢都有应用。在超低碳贝氏体钢领域,由于其良好的强韧性匹配,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贝氏体钢的强度,在细化贝氏体组织的同时,充分发挥析出强化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欧洲煤钢联盟的支持下,欧洲相关的研究机构及钢铁企业合作对钒、铌、钛微合金化在贝氏体铁素体中的析出反应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
与多边形铁素体相变相比,贝氏体相变温度更低,速度也更快,因此,贝氏体铁素体处于亚稳状态,有可能存在大量过饱和的碳,即贝氏体铁素体中能够参与析出反应的碳有可能要比多边形铁素体中的高很多,这大大增加了碳氮化物在贝氏体铁素体中析出的化学驱动力。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微合金碳氮化物在350~450℃温度范围内的贝氏体铁素体中形核的驱动力比600℃时多边形铁素体中形核的驱动力高2~3倍。这些因素为微合金碳氮化物在贝氏体铁素体中的析出创造了条件。
图1显示了V-N微合金化低碳贝氏体钢中碳氮化钒析出相的高分辨扫描电镜(HRSEM)照片。图中可见,细小的V(C,N)颗粒在贝氏体铁素体中析出。析出相的形貌与贝氏体形态有关,粒状贝氏体中的析出相弥散随机分布,板条状贝氏体中的析出相出现类似相间析出的成排分布。贝氏体铁素体中的V(C,N)析出颗粒都非常细小、均匀,并且析出相也十分稳定。说明V(C,N)析出相是在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形成过程中析出,一旦贝氏体板条完成相变,析出相的长大也随之停止。
图1V(C,N)在0.1%C-0.20%V-0.015%N的低碳贝氏体钢等温过程中的析出相
a,b—550℃/1800s;c,d—450℃/1800s
在贝氏体铁素体中析出的碳氮化钒的形貌也是以薄片状为主,如图2所示。研究发现,析出相与贝氏体铁素体之间的晶体学取向关系符合B-N位向关系。
图2 贝氏体铁素体中V(C,N)形貌 TEM照片
含钒的低碳贝氏体钢中(0.1%C),贝氏体铁素体中碳氮化钒析出相有三种类型:(1)位错线上的析出相;(2)类似相间析出呈层状分布的析出相;(3)球状析出相。贝氏体铁素体中最常见的碳氮化钒析出相是在位错线上形核的析出相,如图3a~d所示,析出相形貌以薄片状为主,它们与贝氏体铁素体基体保持共格或半共格关系。详细的形貌观察结果表明,大量的碳氮化钒析出相是在贝氏体铁素体板条长大过程中析出的,因此出现了类似相间析出的成排析出相,见图4。TMCP工艺处理的含钒钢中,贝氏体铁素体中还观察到碳氮化钒的球状析出颗粒,如图5所示。这种析出相尺寸稍大一些,很可能是发生在形变带上的应变诱导析出所致。
图3 位错线上析出V(C,N)颗粒TEM照片
a—550℃/300s;b—550℃/1800s;c—500℃/300s;d—500℃/1800s
图4 类似相间析出的V(C,N)析出相
a,b—550℃/300s
图5 析出的球状V(C,N)颗粒TEM照片
a—550℃/300s;b—550℃/1800s
钒在钢中的析出系列四:回火过程中的析出
钒在淬火回火钢中的应用要比钒在微合金化钢中的历史早得多。早在微合金化概念被提出之前,钒就在抗高温软化性能的淬火回火Cr-Mo钢中得到应用。
当钢中含钒量达到一定数量时,将产生明显的二次硬化作用。如图1所示,约在550~650℃温度范围,含钒钢在回火软化过程中存在一个二次硬化峰。钒的碳化物的大量析出是产生二次硬化的主要原因。
图1 钒钢回火过程中的二次硬化
回火过程中析出的碳化钒通常是V4C3,并不是理想配比的VC。位错线上非均匀形核析出是回火过程中V4C3析出的主要方式。析出相形貌通常也是呈薄片状,也有呈短杆状或圆片状,如图2、图3所示。
图2 回火过程中V4C3析出相形貌
钢成分:0.10%C-2.00%Mn-1.59%Mo-0.56%V-0.03%Al-0.0044%N,ω(Si)<0.005%
图3 回火过程中位错线上析出钒的碳化物
来源:常州精密钢管博客网/钒技术中心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这外材料的锅炉管你们仁成钢管厂好不好做?
钢材的知识真的很博大精深,学习中......